天命十一年八月中旬,努尔赤这位明朝的心腹大患离世了。身为后金的大汗,他的离去并未留下明确的继承人,引发了人们对汗位的激烈争夺。这一事件让后金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权力真空的阴影下,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争夺战一触即发。
早在天命七年(1622年),八大贝勒就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征询努尔赤的看法。然而,努尔赤并不主张先立继承人。在他看来,无需急于确定继承人,而应集思广益,共同商议。他坚信众人智慧的力量,认为众人的智慧胜过个人的才智。因此,他直接拒绝了选择继承人的提议。
身为君王,应避免让权力欲望过强的人执掌大权。这类人若掌权,可能滥用权力,造成国家祸害,引发民怨。单独一人的智慧,怎能比得上众人的谋略?你们八人可以像守护八固山一样守护国家,只要齐心协力,国家就不会失守。
努尔赤心知肚明,他过世后,他的儿子们必将为汗位争斗不休。但他无暇顾及这些,他只专注于自己生前的责任,将所有的资产都留给了他最钟爱的两个儿子阿济格和多铎。对于其他的纷争,他不再过问。最终,经过一场激烈的角逐,皇太极成功登上了汗位。
关于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皇位问题,流传着一种说法是皇太极抢夺了多尔衮的皇位。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虽然皇太极的皇位并非由努尔赤直接传承,但他并没有抢夺多尔衮的皇位。这一情节不过是《孝庄秘史》中的虚构情节罢了。事实上,历史的真相远比电视剧所展现的要复杂得多。
【努尔赤死后的后金政局】
后金努尔赤创建了八旗制度,设旗主贝勒共掌朝政。各旗主贝勒均有亲属参与,那些身在政治中心的人包括他的次子代善、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八子皇太极等十个成员,他的侄子阿敏及其他几个重要家族成员如代善的长子岳托和次子硕托以及长孙杜度(褚英之子)和济尔朗等。这一制度的形成与这些核心家族成员息息相关。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这四位不仅是四大贝勒,更是旗主中的佼佼者。他们各自掌控着八旗中的不同势力。其中,两红旗由代善父子三人(代善、岳托、硕托)执掌,势力稳固;正蓝旗则由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共同主导;阿敏和济尔朗则掌控着镶蓝旗,此旗权力不容小觑。正白旗是皇太极的领地,他的势力在此根深蒂固;而杜度则掌握着镶白旗。
关于两黄旗,努尔赤生前亲自掌控,乃八旗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两面旗帜。他将这两旗托付给了阿巴亥的两个儿子,多铎执掌正黄旗,阿济格则领镶黄旗。多尔衮统领镶白旗,而杜度则被调至镶红旗。这一安排背后蕴含了深远的用意。
多尔衮兄弟虽身为旗主,但在努尔赤逝世之际,他们并未涉足朝政。那时的阿济格尚年轻,多尔衮和多铎更是稚气未脱,难以担起国家重任。真正有资格角逐权力交接的,唯有那些能参与议政的八旗贝勒们。
【看似都有资格,其实都没资格】
对于阿敏和济尔朗这两位努尔赤的侄子,他们因血缘关系较远,从一开始便被排除在继承大位的人选之外。
杜度,曾是褚英之子,面临家道中落的困境。褚英,曾被立为继承人之位,但因多次违规且野心勃勃企图篡位,最终被努尔赤处死。失去父亲的庇护后,杜度投靠了叔叔代善,然而代善家中儿子众多,杜度并不受待见。身为褚英之子,努尔赤对他也心存芥蒂,自然不被重视。在这风云变幻之际,杜度只能自谋出路。
经过深思熟虑,排除的人选是莽古尔泰和德格类,此二人虽为同胞兄弟且勇武过人之姿,然谋略尚不足。他们所属的正蓝旗,实为海西女真的一支,并非努尔赤直系势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二人的亲姐姐莽古济更嫁予海西女真达部首领吴尔古代。若他们继任权位,无疑会倾向扶持正蓝旗势力,而这无疑会助长海西女真的壮大。努尔赤自然对此有所警觉,不愿因此而动摇自身的统治基础。
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和皇太极,以及阿巴亥所生的多尔衮三兄弟,是最后留下的佼佼者。
皇太极之母孟古哲哲,出身于叶赫部,与努尔赤存在敌对关系。她仅是努尔赤众多侧妃之一,但在世时颇受喜爱。皇太极年仅十一岁便失去了母亲,但他天生讨喜,深得努尔赤第二任大妃富察氏的喜爱。她视皇太极如亲子,关怀备至。
皇太极与济尔朗交情深厚,对备受冷落的杜度亦敬重有加。尽管他展现出了分寸与智慧,但他能否继承后金之位仍悬而未决。激烈的内部竞争让他必须小心翼翼,因为努尔赤并未有意向让他接班。生存已属不易,更别说顺利登基了。
皇太极执掌的正白旗,在八旗之中乃是实力末流的第二弱旗。而更为不济的是,位列倒数第一的,正是努尔赤厌恶的杜度所领之镶白旗。因此,皇太极在权力角逐中,早已被视为不被看好的候选人。
代善曾是接班的有力候选人,尤其在褚英失势之后。努尔赤曾明确将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是生前仅有的两位确定的接班人之一。代善与儿子们独领两红旗,其母佟佳氏与佟养性兄弟有着族亲关系,而佟养性还是汉军旗的首任旗主。然而,最终他未能如愿继承地位,其中的原因复杂而多元。
在这个时代,代善的影响力仅次于努尔赤,似乎证明了努尔赤确有传位给他的意图。然而,代善的人格品质却让人堪忧。他与努尔赤的最后一位大妃阿巴亥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明。尽管努尔赤生前已经决定,自己过世后让代善迎娶阿巴亥,这遵循了游牧民族的传统,但这一切仍然让人生疑。
努尔赤仍健在,而这两人的眼神交流却已让他心生怒火。他果断下令将阿巴亥和阿济格逐出宫廷,代善对此也难免心生芥蒂。
代善对其亲子残忍无情,再娶之后对前妻所生的岳托和硕托更是虐待至极。硕托无法忍受,欲离家出走以避开其父。然而,代善竟诬陷其子叛金投明。在真相未明之前,他曾多次向努尔赤请求处死硕托。幸运的是,努尔赤明智英明,要求查明真相再作决断,最终释放了硕托。他的行为令人震惊,尽显冷酷无情。
代善对待亲子的态度如此冷酷,努尔赤对此深感愤慨。虎毒尚不食子,何况代善对其他人。因此,努尔赤果断地剥夺了代善的继承资格。
【最有可能的接班人:多铎】
当多铎年仅七岁,便被任命为八旗之首正黄旗的旗主,掌握着八旗中五分之一的牛录力量。阿济格也早早地被确定为镶黄旗的旗主,掌握着不小的势力。然而多尔衮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只能勉强占据末位的镶白旗。在这三个人的争夺之下,背后隐藏着权力斗争和风云变幻的故事。
在后金的重大活动中,后金贵族们出场遵循着严格的尊卑秩序。在多铎的位置排列中,他位于岳托、硕托萨璘、杜度以及阿巴泰和德格类之前。而多尔衮,竟然连参与的资格都无法拥有。这一安排无疑揭示了努尔赤心中的想法——多铎将成为未来的继承者。
努尔赤最终并未决定让多铎继承皇位。毕竟,在他去世时,多铎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面对众多出色的兄弟子侄,年幼的多铎很可能面临悲惨的命运,这是努尔赤不愿看到的。而且,他的母亲与代善关系暧昧,若多铎继位,很可能导致代善摄政。努尔赤对代善的厌恶,使他放弃了这一想法。这些复杂的因素综合考量,使得努尔赤在继承问题上做出了更为审慎的决定。
皇太极时期,多铎打仗时显得心不在焉,其背后原因复杂。多铎认为皇太极夺取了他的位置,心生不满。因此,在皇太极丧期之时,他甚至选择与亲友外出狩猎,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